楊瀚森NBA夏季聯賽表現不錯,但在國家隊和CBA為什么沒有感覺那么出彩呢?
關于籃球的一切 關注才是熱愛
楊瀚森 跟之前中國的歸化球員、有人類蠕動精華之稱的李凱爾 很像。
球商高,防守出色,但是單兵作戰能力一般,身體素質不是特別炸裂,是靠腦子打球的那一掛。
李凱爾當時被歸化的時候是森林狼 幾乎坐穩了球隊的首發位置,22-23賽季一共出戰69場,首發出戰46場,是當時球隊中最重要的一環。
攻,可銜接內外線,是一個出色的進攻發起點,守,甚至可以換防五個位置,都不太吃虧,除了遇到速度型后衛的時候,可能在速度上有些吃虧,畢竟李凱爾的速度都是慢動作模式的。
無論在隊友還是教練員口中,都是值得信賴的球員和伙伴,是球隊的萬金油。
但是后來歸化到國家隊之后,人們希望他是像CBA 的小外援一樣,可以靠著個人能力,自己持球掄,但那不是李凱爾的打球風格,受限于個人的攻擊能力,他給中國隊帶來的提升很有限。
同時中國隊的球員們也都習慣了小外援放肆攻擊的模式,他們只要做好防守,大個為小外援做好掩護,小個要把小外援轉移出來的球投進,很少有球員能夠做到自己創造出進攻空間的能力。
下圖這位應該是CBA 歷史上最好的外援攻擊手之一了
在CBA真的是天神一般的存在
單場能拿下75分,8搶斷,5助攻,并且只有1次失誤
那么在NBA 呢
在NBA效力的三個賽季里,他場均10.7分鐘拿到4.1分1.1籃板0.7助攻
因為太過瘦弱被NBA淘汰掉了
實際上在CBA成功的外援,很多都是類似馬布里 這樣的球員,也就是神經刀,獨逼,拿球眼里只有籃筐的存在
所以馬布里 JR史密斯 昆西杜比 等人在CBA可以混的風生水起
但是如果一個沒有什么進攻輸出或者外線投籃手感不好的球員進入CBA呢?
比如林書豪,在CBA就很明顯的水土不服
而類似基德,斯托克頓這樣的球員到了CBA,還不如白巧克力在CBA舒服呢
這就是籃球能力的差距,也是隊友的差距
楊瀚森的技術特點是什么?
協防
高位策應
籃下威懾
有一定的三分能力
這些都不是像姚明或者易建聯 那樣持球單打解決問題的,都是需要隊友配合的
上一場比賽我就說過,如果打火箭大逆風翻盤的話,開拓者 基本就沒有繼續讓楊瀚森打夏季聯賽的必要了,而開拓者也確實真的沒有讓楊瀚森繼續打夏季聯賽
但是在CBA也好,在國家隊也好,楊瀚森的特點根本就不是什么特點,甚至某些原因會成為累贅
這也是為什么不想讓楊瀚森打今年亞洲杯的原因
國家隊需要的內線是姚明這樣的,易建聯這樣,內線可以搶籃板防守,還能自主進攻造殺傷
要么就跟王治郅 一樣,外線持球可以單打解決問題
但是楊瀚森這些根本做不到
甚至楊瀚森如果高位持球的話,隊友都打不出來反跑的戰術
楊瀚森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一直留在美國,在那里有三個好處
第一個好處是熟悉當地的環境,讓自己盡快有歸屬感
不管怎么樣美國都是異國他鄉,在當地有歸屬感是需要時間的,來回奔波說實話就會覺得國外只是國外,沒有歸屬感就跟荒野求生似的,萬一哪天想家了,這里基本就待不下去了
第二個好處是可以更加系統的訓練
開拓者應該是會給楊瀚森安排專門的訓練師的,不會跟某個球員一樣在球隊待了三年都沒有專門的訓練師跟營養師
夏季聯賽楊瀚森最欠缺的就是體能跟對抗,適當地增加肌肉可以讓楊瀚森更加適應NBA的節奏
同時也能更好的熟悉球隊的情況
第三個好處是可以跟球隊其他球員有更融洽的關系
現在夏季聯賽因為楊瀚森是保障合同,教練也有專門的戰術安排,所以隊友都圍著楊瀚森
倒是到了開拓者正式的隊伍,楊瀚森僅僅是替補中鋒而已,甚至羅威 如果要打的話楊瀚森都不是第一替補
那么在當地跟隊友多配合相處就顯得很重要
楊瀚森如果能在NBA打到新秀合同結束,那么回到國家隊之后楊瀚森確實能給球隊帶來質的飛躍
但是現在的楊瀚森真的就未必比周琦,比王哲林要更加適合國家隊
如果想要國家隊出成績的話,給楊瀚森一點點成長的空間反而更好一點
歡迎你分享本文,你的支持可以鼓勵我創作出更多有價值的文章供你閱讀
上一篇: 美記:海蘭德成為森林狼補強最后一個陣容位置的首要人選
下一篇: 返回列表